寒痰
病证名。痰证之一。
①即冷痰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若由外寒而生者,……二日寒痰,即冷痰也。骨痹,四肢不举,气刺痛,无烦热,凝结清冷,宜温中化痰丸、温胃化痰丸。”参见冷痰条。
②指痰病体质,每遇外感寒邪,则发喘咳者,《泰定养生主论》:“寒痰者,因冲冒风凉、不节之气而然也,……此皆素抱痰疾者,因风寒气热味,而喘咯痰唾……”
③指虚痰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聚于肾,多腰膝酸软,腰背强痛,肢节冷痹、骨痛,名曰寒痰,又名虚痰。”又谓:“寒痰因形寒饮冷,色深青黑如灰,善唾,或喘。轻者,五积散、藿香正气散;重者,温中化痰丸、古半硫丸。”参见虚痰条。此外另有肾经寒痰,痰多而稀,内有黑色小点,足厥冷,心恐怖,兼有小便急痛、脉沉等,沈金鳌主张用胡椒理中丸加南星、半夏治疗。(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)参见肾经寒痰条。
寒温
①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春温病源流》:“……病温,少阴伏邪发出,更感太阳客邪,名曰寒温。”症见发热,咽痛,口苦,微恶寒等。治以清解热毒为主,用黄芩汤加桂枝、石膏;或以葱豉汤先治表,再用黄芩汤加味方;甚则可用葳蕤汤加减。参见伏气温病条。
②冷暖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人之肥瘦大小寒温;有老壮少小,别之奈何?”《灵枢·师传》:“食饮衣服,亦欲适寒温。”
《寒温条辨摘要》
温病著作。又名《瘟疫条辨摘要》。二卷。清·杨璇、陈良佐原著,吕田集录,刊于1811年。吕氏推崇真如陈氏所著《二分晰辨》,并赞扬《寒温条辨》一书“使寒温之辨,朗若列眉”(见引言),遂摘其要。首辨温病与伤寒在病源、脉症及有关治疗方面之异同。其次分述多种温热病症及有关杂病证治,兼及妇女、小儿温病等,可供临床参阅。现存初刻本等十余种清刻本及1941年上海医学书局铅印本等。
寒无犯寒
治疗学术语。指季节用药规律,在寒冷的季节一般不用寒性药物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热无犯热,寒无犯寒,从者和,逆者病,不可不敬畏而远之。”
寒无浮
中药学术语。指一种药物性能。出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。寒性药一般是向里向下,所以没有升浮的作用。
寒痫
病证名。感寒即发的痫证。症见突然仆倒,不省人事,发出尖叫声,口涌痰涎。小儿内伤脾胃,外感风寒,结于胸膈之间,遇风寒即发。治宜温中化痰,用导痰汤。并可灸膻中、内关、涌泉、劳宫。
寒邪
六淫之一。详该条。
寒泄
病证名。指脾胃寒盛所致之腹泻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有“冬日重感于寒即泄”之载述。刘宗素谓:“又有寒泄者,大腹满而泄;又有鹜溏者,是寒泄也。”(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)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:“寒泄,寒气在腹,攻刺作痛,洞下清水,腹内雷鸣,米饮不化者,理中汤;或吞大已寒丸,宜附子桂香丸;畏食者,八味汤。”亦可以干姜末3-5克,米饮兑服。参见泄泻、寒泻等条目。
寒泻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》卷八。即寒泄。多因寒气内袭,脾胃阳虚所致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盖寒泻致病之原,良由感受乎寒,寒气内袭于脾,脾胃受寒则阳虚,虚则不司运用,清阳之气,不主上升,后下陷而为便泻。故所下澄沏清冷,俨如鸭粪,腹中绵痛,小便清白,脉来缓怠近迟。”治疗参见寒泄条,张璐主张用理中汤加肉桂、诃子、升麻(见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)。
寒暄
古病名。指肺有痰热,每感寒即发咳嗽(即所谓“寒包火”、“寒包热”)的病证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又有一种遇寒则咳者,谓之寒暄。乃寒包热也。解表则除,枳梗汤加麻黄、防风、杏仁、陈皮、紫苏、木通、黄芩。”参见寒包热咳嗽,风寒感冒等条。
寒牙痛
病证名。系指齿牙疼痛,时恶风寒,得热痛减的病证。其病因多为素体阳虚,复感风寒所致。治宜疏风散寒,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而加减治疗。参见牙痛条。
寒腰痛
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有“感于寒”而致之腰痛载述。此“寒”可因于外感,亦可因阳虚所致。《证治要诀·诸痛门》:“若寒腰痛,见热则减,见寒则增。”感寒较重者,腰痛、冷如冰,或上引肩背,其脉紧或紧弦。治宜温散寒邪,方用五积散、羌附汤等方,外用摩腰膏,并可配合灸法。因阳虚致寒者,可用金匮肾气丸或青蛾丸加味方。参见腰痛、肾虚腰痛条。
寒夜啼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称腹痛夜啼、寒啼。症见面色青白,四肢不温,腹痛,曲腰而啼。由内脏虚寒所致。治宜温散寒邪,用平胃散加豆蔻、大腹皮。
寒疫
病名。《素问·本病论》:“清生风少,肃杀于春,露霜复降,民病瘟疫早发,……”提示季令之寒与瘟疫发病的关系。后世所论寒疫则有:
①指疫疠之阴证,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六。《说疫全书》卷二,指出:“寒疫……当天气方温热之时,而凄风苦雨骤至,毛窍正开,为寒气所束,众人同病,乃天实为之,故亦得以疫名也。”每有畏寒发热,咳嗽,气壅痰喘、胸部痞痛,鼻塞声重,涕唾稠粘,咽痛齿痛等证。《温热暑疫全书》:“入于阴,入则其人必先内栗,足膝逆冷,便溺妄出,清便下重,脐筑湫痛,正与俗称绞肠瘟、软脚瘟之说符也。”宜用羌苏饮、圣散子等方,参见阴毒条。
②指太阳伤寒。《时病论·寒疫》:“观此见证,与冬令伤寒初客太阳无异,因在春令,所以不名伤寒。又因众人之病相同,所以名为寒疫。然其治法,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。”亦可以消风百解散治之。参见太阳伤寒、时行寒疫条。
寒因寒用
治疗学术语。反治法之一。指治疗真热假寒的方法。例如外感热病,在里热极盛之时,由于阳盛格阴,可能见到四肢厥冷的寒象,此寒象是假,而热盛是真,故用寒凉药物治疗,称为“寒因寒用”。
寒淫
“六淫”之一,即寒邪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岁太阳在泉,寒淫所胜,则凝肃惨栗。”
寒饮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。临床多见咳嗽,怔忡,饮食减少,两腿畏寒,甚则卧床不起,治宜祛寒蠲饮为大法,用理饮汤加附子,参见痰饮条。
寒郁
病证名。郁证之一。指寒邪内郁而致病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八:“寒之所郁,呕吐清水,腰腹痛,(疒颓)疝症瘕,下利清白者是。”宜温寒散郁,用理中汤、五积散等方,或以干姜、肉桂、吴萸、丁香、荜拨、香附、胡椒等药选配应用。参见郁证等条。
寒则留之
针灸治疗原则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与“热则疾之”相对。《太素》注:“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,留针经久,热气当集,此为补也。”又《灵枢·终始》:“刺热厥者,留针反为寒;刺寒厥者,留针反为热。”指对热证可通过留针使其寒,而寒证可通过留针使其热,参见留针条。
寒则气收
病因病理学术语。指寒性收缩,使阳气不得宣泄的病机。寒在皮毛腠理,则毛窍收缩,卫阳闭束,出现恶寒、无汗等病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则气收”,又“寒则腠理闭,气不行,故气收矣。”
寒则收引
病因病理学术语。指寒邪致病的病机。寒邪侵入人体,易使阳气收敛,牵引作痛。如寒侵肌表,毛窍收引,卫阳闭寒,可致恶寒发热、无汗、头身疼、脉紧。寒客经络关节,经脉拘紧,可使肢体屈伸不利,或冷厥不仁。
寒战
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形寒作颤抖状。体内寒盛多见此证,亦可由热郁所致。在诸热病中,疟疾“先寒后热”之寒,多表现为寒战。参见寒栗,战栗等条。
寒胀
病证名。胀病之一。《灵枢·胀论》指出:“夫胀者,皆在于脏腑之外,……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则谓:“浊气在上,则生(月真)胀。”寒胀多见于脾胃虚,脏腑偏寒者(《兰室秘藏·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》):“如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,胃中寒则胀满,或脏寒生满病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肿胀源流》:“……寒胀,腹满濡,时减,吐利厥冷,宜温之。”常可兼有食谷不馨,便涩,心下痞闷,脉迟弱或沉滞。宜温中祛寒,用中满分消汤、朴附汤、木香化滞汤等方加减。参见胀病条。
寒瘴
病名。瘴疟中之一种。即冷瘴。《瘴疟指南》卷上:“瘴疟形状,……以有寒有热者为寒瘴。”参见瘴疟、冷瘴条。
寒者热之
治疗学术语。指一种治疗原则。指寒证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。寒证有表寒,里寒之别。治表寒证,宜用辛温解表的汗法,以发散风寒;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,回阳救逆等温法,以祛寒温里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”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。”
寒证发狂
病名。狂证多有痰祟,凡寒痰所致发狂,多属此病。见《医钞类编》卷二十。由痰气郁结、怒气不能发泄而发狂证,喜笑怒骂,行动失于常度。治宜祛痰益气,用人参、柴胡、茯神、白术、法半夏、南星、附子、菖蒲,水煎服。参见癫狂、狂条。
寒政
寒气主令行使职权发挥作用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证大举,泽无阳,陷则火发,待时。”
寒滞肝脉
病因病理学术语。指寒邪凝滞肝脉的病机。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,经过小腹,分布两胁,寒邪凝滞于肝脉,可使经脉挛急,症见下腹胀痛,牵引睾丸坠痛,并见肢冷畏寒,舌苔白滑,脉沉弦或迟等。治宜温肝散寒。
寒中
病证名。
①类中风之一。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。又名中寒。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:“寒中,身体强直,口噤不语,四肢战掉,卒然眩晕,身无汗者,此寒毒所中也。”治以温里散寒为大法。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;重证先宜用苏合香丸开其窍闭。
②指邪在脾胃而见里寒之病证。出《灵枢·五邪》。因脾胃虚寒,邪从寒化,或由劳倦内伤演变而成。临床以脘腹疼痛,泄泻肠鸣为主证,治宜温中散寒。李杲主张用沉香温胃丸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方)治疗。
寒注
病证名。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寒注候》:“人虚为寒邪所伤,又搏于阴,阴气久不泄,从外流内结积。其病之状,心腹痛而呕沫爪青,休作有时,致冬便剧,故名为寒注也。”可兼有腰脊痛,大便下血等症。选用五野丸等方。参见九注条。
韩(矛^心)(mào茂)
明代医家、道士。字天爵,号飞霞道人,又曾易名为白自虚人,人称白飞霞。泸州(今属四川)人。少为诸生,博览群书,善诗文。因屡试不第,乃改习医,先后师从表舅华恒岍、金华王山人、武夷仙翁黄后鹤等为师。云游时,复得峨嵋高人陈斗南教授,数年实践,即有医名。正德(1505-1521年)间曾至京师,受武宗召见,并赐号“抱一守正真人”,后返蜀,卒于成都。着有《韩氏医通》二卷(1522年),强调四诊合参以鉴别病证,提倡“六法兼施章”之医案格式,为后世循用。另着有《杨梅疮论治方》一卷,为我国早期治疗梅毒之专书。佚氏之著作有《方外奇方》、《滇壶简易方》、《韩氏有效方》等。
韩保升
五代时后蜀药学家。蜀(今四川)人。曾任翰林学士。精于医,并深知药性,因而施药辄有效。曾奉蜀主孟昶敕与蜀诸医工,取《新修本草》并《图经》相与校正,稍增注释,撰成《重广英公本草》二十卷,即《蜀本草》。原书已佚,《嘉佑本草》之“蜀本云”和《证类本草》之“唐本余”为该书佚文。韩氏于此书中首次阐释“本草”一词:“按药有玉石、草木、虫兽,而直云本草者,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”,为后世膺服。书中所增内容亦多切实用。
韩光
唐代医生。玉山(今属江西)人。生活于七世纪。擅治疔肿。其法以艾蒿一担烧作灰,于竹筒中淋取汁,以一二合和石灰如面浆,以针刺疮中至痛,即点上之面浆,点三遍后,其根自拔。据载,唐贞观(627-649年)间治三十余人均愈。
韩康
东汉民间医生。字伯休,一名恬休。亦兆霸陵(今陕西长安)人。常采药名山,销售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,因而有“韩康卖药,言不二价”之典故。
韩凌霄(1834-1908年)
清代医家。赵郡(今河北赵县)人。父奉君,擅长医术。凌霄承家学,复从姻亲杨瑞东习治痘术,从业师杨章服学脉理,于瘟痧二证,尤有体会。早年曾着《瘟疫要编》,年近八旬,恐前书言不尽意,又研习吴又可、刘松峰医论,拾遗补阙,汇成《韩凌霄瘟痧要编》四卷(1881年)。从学弟子有二十余人。
韩善征
清代医学家。字止轩。曲阿(今江苏丹阳)人。少习儒,后改习医,广搜医籍勤研读之。光绪十九年(1893年)疟疾流行,诸医投药小柴胡汤无效,韩氏由研读叶香岩疟案,悟得当时医家执正疟之治时感疟,以致无效,或轻病变重,重病至死。经潜心研究实践,纂成《疟疾论》一书(1897年刊行),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之专书。尚撰有《痢疾论》四卷、《阳痿论》二卷、《金匮杂病辨》三卷、《时病撮要》一卷、《醒世琐言》一卷。六书合为《韩氏医书六种》。
《韩氏医通》
综合性医书。二卷。明·韩(矛^心)撰于1522年。上卷分绪论、六法兼施、脉诀、处方、家庭医案共五章;下卷列悬壶医案、药性裁成、方诀无隐、同类勿药计四章。韩氏发展了淳于意的医案程序,具体指出四诊对病证鉴别的重要性,创用了三子养亲汤等常用效方,在临床上对补法的运用尤有心得。书中并记载了半夏曲、霞天膏等制法。现存明刻本、清刻本、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
韩奭
明代医家(?-1411年)。字公茂。祖籍安阳(今属河南),后移居吴县(今属江苏)。名医韩冲之子。承家传,又从学于堂兄韩奕,乃精医术。永乐初任燕府良医正,从成祖征战,升院判、院使。名与戴原礼相埒。后随驾北巡,卒于京。子传,授为御医。
韩医妇
明代女医生。介休(今属山西)人。以医游四方。万历(1573-1620年)间曾为孝义县周佑之母治噎食证,先令漱以花椒水,后以六棱之尖端白石纳入口中,令咽其液,复以指摩掐喉咽,咯出肉二片而愈。周刻石以记之。
韩夷
明初医家(?-1413年)。或作韩彝,字公达。年幼丧母,由兄韩奕扶养成人,因名贻孙,字子翼。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父凝为吴中名医。夷从兄奕及从兄奭学习医学,遂精岐黄。洪武(1368-1398年)间任府医学正科,后授御医,复升太医院院判。明成祖朱棣嗜食水芹患病,夷诊为虫积腹痛,治用雷丸、大黄、木香等药,辄取效。子有、孙充、从子襄,皆世其业。
韩贻丰
清初针灸医家。字芑斋。浙江慈溪人。为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进士。工诗文,善书法,旁通医学,尤赏识“雷火针”治病,并对之加以改进,名“太乙神针”,所治多效,乃有医名。自述其法传自武林吴山道院紫霞洞天一无名道人。此法名为针,实乃以药物施灸。后又于崆峒山获无名道人传《铜人穴道图》十四幅,遂于康熙五十六年撰成《太乙神针心法》二卷,从而推广了太乙神针之传播。
韩奕
明初医家。字公望,号蒙斋。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父凝为吴中名医。承家学,亦以医名显。精本草及饮食烹制,撰《易牙遗意》二卷,后附《酒经》。此书为周履靖刊入《夷门广牍》中。弟韩夷亦有医名。
韩祗和
北宋医家。精研伤寒之学,推崇张仲景学说之精要,能变通于其间,于伤寒辨脉及汗、下、温等治法颇有发明。撰有《伤寒微旨论》两卷(1086年),辨析《伤寒论》辨证用药理论。原书已佚,今有《永乐大典》辑录本。后世医家多数推崇。
韩宗绍(?-868年)
唐末医家。曾任待诏、翰林医官。与康仲殷合作治疗同昌公主疾,因公主久病医治无效而亡,两人同为懿宗杀害,并搜捕他们亲族三百余人。
《汉方简义》
医方著作。王邈达撰。作者将《伤寒论》113方基本上按《尚论篇》的篇次,对各方的方义、配伍应用、加减法、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。作者根据张仲景“因病立方”的原则,病、方兼释。其释病部分本于《伤寒尚论辨似》,释方部分取法《本经疏证》,书末附汉方补遗三方,1955-1956年,本书分别由新医方局、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汉医
日本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称谓。汉医也即汉方医学。我国在一千多年前,与日本就开始了医学交流,鉴真东渡日本,带去了许多中药,并广泛传播了中医知识,中医典籍也通过各种渠道大量传入日本。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也比较丰富,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,并出版了不少有关汉方医学的杂志。
扞皮开腠理
进针的方法。扞,音旱。《礼·学记》注:“扞,坚不可入之貌。”此指皮肤言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扞皮开腠理奈何?岐伯曰:因其分肉,左别其肤,微内而徐端之,适神不散,邪气得去。”意即医者顺着筋肉的缝隙,以左手撑开皮肤,右手轻缓地进针,使病人减免惊恐感,而又能达到治病的目的。
汗
①指汗液。五液之一。津液代谢的产物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天暑衣厚,则腠理开,故汗出。”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阳加于阴谓之汗。”
②出汗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身汗得后利,则实者活。”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暑,汗,烦则喘喝,静则多言。”
③汗法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其未满三日者,可汗而已。”详汗法条。
汗出偏沮
病证名。指汗液只在身体的半边排出。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。多为邪侵经络或营卫俱虚所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”参见偏枯条。
汗出如油
证名。指汗出如油之状,黏腻不易流动。见《伤寒发微论》。多见于病危虚脱之证。参见绝汗、油汗、黏汗条。
汗法
治疗学术语。又称发汗法。系八法之一。
①是通过开泄腠理、调和营卫、发汗祛邪,以解除表邪的治法。故又称解表法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其在皮者,汗而发之。”即汗法应用原则及立论根据。汗法有退热、透疹、消水肿、祛风湿等作用。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、麻疹、水肿早期等。汗法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大类。因于寒者用辛温发汗,因于热者用辛凉发汗。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目的,中病即止,不可过汗。如发汗太过易损伤津液,甚则大汗不止,导致虚脱。凡心力衰竭、吐泻失水、出血、津液亏损者均禁用汗法。如果体质虚弱而确需发汗者,宜配合益气、滋阴等药同用。此外,使用蒸浴、针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目的,亦属汗法范畴。张从正《儒门事亲·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》:“灸、蒸、薰、渫、洗、熨、烙、针刺、砭射、导引、按摩,凡解表者皆汗法也。”
②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卷二:“汗法:周于蕃曰:凡小儿寒热互作,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,一切急慢惊风等症,须用葱姜煎汤,以左手托病者头后,用右手大指面蘸汤,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,谓之洗井灶,以通脏腑之气,随用两大指蘸汤,摩洗鼻两边二十四次,后又蘸汤,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颅门三十六次;再用两手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将病者两耳攀转向前掩两耳门,即以两大指自天庭左右分推两额各三十六次。又以大指掐两太阳并印堂二十四次,掐后又将全指揉二十四次,再用两大指按两太阳,两中指按脑后两风池穴,一齐着力按摇三十六次。令小儿大哭出汗,即当时无汗,随后亦自有汗。或蘸葱姜汤推肺俞穴、一窝风、内劳宫、二人上马等处,皆取汗法也。总之面部通脏腑,无论何证,以取汗诸法为最。但蘸汤推摩后,须用手掌指之,令头面皆干,恐水湿反招风也。即有病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。汗后须推脾土以收之。是法于风寒外感最宜,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。”
汗家
指平素多汗、易出汗的人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汗家,重发汗,必恍惚心乱,小便已,阴寒,与禹余粮丸。”汗为津液所化,汗家久汗必耗伤阴气,如误用汗法,则犯虚虚之过,使病证加重。
汗空
解剖结构名。空同孔。即汗孔。又称毛孔,玄府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所谓玄府者,汗空也。”
汗窍
解剖结构名。即毛孔。其为体表汗液渗出的孔窍,故称。
汗为心液
生理学名词。心主血,血汗同源,故称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心为汗。”血汗同为津液所化,大汗淋漓,损伤津液,兼耗心血,可见心悸,怔忡等症。
汗淅疮
病名。因多汗而淹淅皮肤皱折部位引起之湿疮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九:“肥人多汗,多不洗浴,淹淅皮肤,烂成疮者,痛不可忍。”经常沐浴,保持肌肤清洁,可以预防本病之发病。治疗可用真哈粉、滑石粉等份涂撒疮上即可。
汗下并用
治疗学术语。即汗法与下法并用。适用于既有表证,又有里实的表里同病。症见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胸膈烦热,大便秘结,苔黄白,脉浮滑数等,用凉膈散以表里双解。
汗血
病证名。又称血汗。即肌衄。指汗出色淡红如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汗血候》:“肝藏血,心之液为汗,言肝心俱伤于邪,故血从肤腠而出也。”参见肌衄条。
汗证
证名。汗出异常的证候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一般分自汗、盗汗两类。由于病情不同,又有阴汗、阳汗之分,及战汗、狂汗、红汗、漏汗、阴盛格阳汗、亡阳汗、绝汗、头汗、额汗、心汗、腋汗、手足汗、无汗、偏沮等多种。详见各条。
旱莲灸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,使之发泡的方法。敷贴时间约为3-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适用于疟疾等。
旱苗法
人痘接种法之一。取天花患者痘痂研极细末,置曲颈根管之一端,对准鼻孔吹入,以达种痘预防天花的目的。一般至七日而发热,为种痘已成。此法以其简便而多用,但因苗入刺激鼻粘膜,鼻涕增多,往往冲去痘苗而无效,后多不用。
悍气
浮盛之气。指卫气的性质浮散发越而强峻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卫气者,出其悍气之慓疾,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。”王冰注:“(悍气)谓浮盛之气也。”
颔
人体部位名。指颈上方、下颌下方的柔软处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阳之筋……下结于颔。”
颔骨
下颌骨体的前下部分。
颔颏脱下
病名。系指下颌关节脱臼的病证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详见颊车蹉条。
颔厌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手足少阳、足阳明之会。在头部鬓发上,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点处。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、静脉顶支。主治偏头痛、眩晕、耳鸣、齿痛,口眼斜,瘈疭惊痫等。沿皮刺0.3-0.5寸。艾条灸5-10分钟。
颃颞
人体部位名。咽后壁上的后鼻道。是呼吸气体必经途径,又与鼻分泌物的排泄有关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泄也……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,颃颡不开,分气失也”。张景岳注:“颃,颈也。颃颡,即颈中之喉颡,当咽喉之上,悬雍之后,张口可见者也。颡前有窍,息通于鼻,故为气分之所泄。”
毫毛
①即皮毛。人体皮肤上的汗毛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风寒客于人,使人毫毛毕直。”
②引伸指人体最浅表部位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其有不从毫毛而生,五脏阳以竭也。”
③眉中的长毛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美眉,眉有毫毛。”
毫针
针具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毫针,长三寸六分。”“尖如蚊虻喙。”又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毫针取法于毫毛,长一寸六分。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。”现代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,坚韧锋利,方便耐用。亦有用金、银或其他合金制成者。毫针的构造分针尖(针芒)、针身、针根、针柄、针尾五部分。为适应临床的需要,其针身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的规格,针身长度有0.5寸(15mm),1寸(25mm),1.5寸(40mm),2寸(50mm),2.5寸(65mm),3寸(75mm),4寸(100mm),5寸(125mm),6寸(150mm)等几种;粗细直径有26号(0.4mm),28号(0.38mm),30号(0.32mm)和32号(0.27mm)等几种;临床以1.5-3.5寸长度和26-30号粗细的毫针为常用。
豪针
即毫针。豪与毫通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婴儿者,其肉脆血少气弱,刺此者,以豪针……”见毫针条。
好
㈠(hǎo,音郝)
①美好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。”
②舒适。《千金要方·养性》:“小有不好,即按摩挼捺。”
㈡(hào,音耗)喜爱。《素问·刺热》:“热病先身重骨痛,耳聋好瞑。”
郝公景
唐代医生。采药于泰山,治病多效。
郝怀质
宋代医生。名医郝允之子。继父业,通医理,尤长脉诊。
郝文法
南北朝医生。渤海(今河北南皮)人。受业于名医崔彧,与赵约等皆以医鸣世。
郝允(?-1054年)
宋代医家。博陵(今河北定县、蠡县一带)人。精通医术,尤长脉诊。治病多效,行医四十余年,活人甚众。尝将《内经》一书加以注释,名为《素问笺》。太医赵宗古等从其学。子怀质,传其学,亦精脉诊。
号虫
病名。文献记载能发声的一种虫寄生于皮肉间为病者。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:“虫形如蟹,为筋肉所化,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。”并称可“用雷丸、雄黄等分为末,掺猪肉上,炙肉食之”可以治愈。该论属奇异之证,未敢确认其有无。
耗
①消耗;匮乏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五脏阳以竭也……孤精于内,气耗于外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革金且耗,大暑以行 。”
②轻用,不加珍惜地随便使用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今时之人……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。”王冰注:“乐色日欲,轻用曰耗。乐色不节则精竭,轻用不止则真散。”
皓华
气功术语。肺神之名。《黄庭内景经·心神章第八》:“肺神皓华字虚成。”
呵欠
证名。又称欠。见《医碥·欠嚏》。详欠条。
喝(hè,音贺)
大呵出声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暑,汗,烦则喘喝,静则多言。”王冰注:“中外俱热,故烦躁、喘、数大呵而出其声也。”《灵枢·五乱》:“乱于肺,则俯仰喘喝。”
喝喝
喘息中的呼呵声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饥不欲食,面如漆柴,咳唾则有血,喝喝而喘。”
禾髎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(出页)、长频、长(岁页)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在上唇部,鼻孔外缘直下,平水沟穴。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和面动、静脉的上唇支。主治鼻塞,鼻衄,鼻息肉,口等,直刺或斜刺0.3-0.5寸。
合
①配合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心之合脉也。其荣色也。”
②符合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愚智贤不肖,不惧于物,故合于道。”
③合并,总合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故形脏四神脏五,合为九脏以应之也。”
④应当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面合色赤。”
⑤闭密,合拢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地气合。”
⑥全、满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合身糜烂。”
⑦合穴,五俞穴之一。《灵枢·官能》:“大寒在外,留而补之,入于中者,从合泻之。”⑧通盒。亦作合子,指盛药的器具。
⑨音葛(gě)。容量单位。即一升的十分之一。
合病
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,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。见《伤寒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伤寒典》:“合病者,乃两经三经同病也。如初起发热、恶寒、头痛者,此太阳之证,而更兼不眠,即太阳阳明合病也;若兼呕恶,即太阳少阳合病也,若发热不眠呕恶者,即阳明少阳合病也,若三者俱全,便是三阳合病。”以两经或三经一时并受,见证齐发,无先后之不齐,故谓之合病(《伤寒溯源集·合病并病总论》)。合病多见于三阳经,阴经与阳经亦可见合病。《医宗金鉴·伤寒心法要诀·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》:“如太阳病脉反沉,少阴病反发热,是少阴太阳合病也。”参见并病、太阳阳明合病、太阳少阳合病、三阳合病等条。
合刺
刺法名。出《黄帝内经太素》。即合谷刺。见该条。
合阳疽
病名。生于腘窝下合阳穴部位之疽证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,多因湿热邪毒蕴结而成。治宜解表托里,清热祛湿。内服可选羌活汤;如脓已成者,则应切开引流,证治可参见痈、疽、溃疡条。
合夜
黄昏向黑夜过渡之时,即暮夜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合夜至鸡鸣,天之阴,阴中之阴也。”丹波元简注:“犹暮夜,言日暮而合于夜也。”
合阴
指营卫在夜半真阴隆盛之时会合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夜半而大会,万民皆卧,命曰合阴。”马莳注:“合阴者,皆静而卧,真阴胜之候也。”
合阴阳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和阴阳条。
合治内腑
针灸取穴原则之一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荣输治外经,合治内脏。”合,指下合穴,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。如胃病取足三里,大肠病取上巨虚,小肠病取下巨虚,膀胱病取委中,三焦病取委阳,胆病取阳陵泉等。参见下合穴条。
何本立
清代医家。字务中,江苏清江县人。生平欠详,尝选自《本草纲目》中药物500种,编成歌诀,着《务中药性》十八卷,现有刻本行世。
何炳元(1861-1929年)
近代医学家。字廉臣,号印岩、越中老朽,浙江绍兴人。世医出身,先习儒,为痒生。后弃儒习医,从师数人,有祖秀山、樊开周、沈云臣、严继春等名医。对不同师承均能融汇贯通,临证每获奇效。又尝深研西医译着,汲其所长。先后行医五十余年,诊务之余,参加社会活动,又勤于著述。尝历任绍兴医学会会长、神州医学会绍兴分会评议长、《绍兴医药学报》副总编辑。着有二十余种医着,其中如《湿温时疫治疗法》、《内经存真》、《全体总论》、《何氏医论》等均具代表性。另又重订一些古代医着如《重订广温热论》、《通俗伤寒论》。是颇有影响之一代名医,人称“绍派伤寒之中坚”。
何大英
明代医家。履贯欠详。尝着《发明证治》,未见传世。《本草纲目》曾参考其书。
《何澹庵医案》
医案著作。清·何游撰。全书收何氏以内科为主的若干病案。其特点是:诊病善于辨证溯因,治法推崇叶天士,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,但记述较为简略,后收入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中。
何汾
清代医家。字丹流,一作丹楼。精于医,尝撰《痧证全书》,未见行世。
何古朴
明代医家。余杭(今属浙江)人,初攻儒学,后隐居而不仕,精于医术。尝着《医学蕴奥》,现日本有刊本。另有《修真正术》、《求嗣秘要》等,未见行世。
何继德
清代医生。字秦方,履贯欠详。曾任太医院御医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。
何京
清代医家。字惠川,浙江仁和县人。生平欠详,尝着有《文堂集验方》,刊行于世。
何琏(1726-1780年)
清代医家。字心逸,号漱万。江苏吴县人。精于医理,生平欠详。尝着《趋庭杂纪》,刊于《吴医汇讲》。
何洛英
明代医家。汝南(今属河南)人。自幼多病,遂留心医药。又以子女曾数亡于痘疹之症,诸医束手。乃悉心攻痘疹一症,并亲自为其小儿调治,经历挫折,终成名医,遐尔闻名,求治者接踵。着有《痘疹发微》传世,后佚。